Skip to content

Commit 411f350

Browse files
committed
Add 2020-02-14-Machine-Learning.md
1 parent b7da0ca commit 411f350

File tree

1 file changed

+44
-0
lines changed

1 file changed

+44
-0
lines changed
Lines changed: 44 additions & 0 deletions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0,0 +1,44 @@
1+
---
2+
layout: post
3+
title: 什麼是機器學習(MachineLearning)
4+
date: 2020-02-14 21:20
5+
categories: [MachineLearning]
6+
---
7+
8+
## 機器學習
9+
10+
機器學習(Machine Learning),是用過往資料以及經驗中自動分析並找到運行規則,然而對未知的資料進行預測的演算法
11+
12+
機器學習透過樣本訓練機器然而做出運作,簡單來說就是從資料中得到函數學習並且創造演算法,利用它做預測
13+
14+
## 從資料中學習
15+
16+
機器學習是透過以下步驟進行預測資料
17+
18+
1. 需要資料(訓練模型)
19+
20+
2. 從資料中學習
21+
22+
3. 從步驟二中所學習到的經驗,用來分類該未曾發現見過資料,並預測
23+
24+
25+
## 機器學習方法
26+
27+
1. 監督式學習:在訓練過程中`提供物件及預期輸出`,可以是`有標籤`的資料,對人來說最辛苦,但`準確性最高`,例如:訓練機器預測照片是貓還是狗,會提供50張貓及狗的照片,機器會依標籤照片去偵測貓與狗的特徵,依照這些特徵進行預測
28+
29+
2. 半監督式學習:對`少部分資料輸入標籤`,電腦`透過有標籤的資料找出特徵並進行分類`,準確性較非監督式學習高,例如:共有50張照片,其中10張輸入標籤哪些是狗,哪些是貓,機器會透過這10張照片的特徵去辨識照片的種類,因為`已經有辨識的依據`,所以`結果較非監督式學習高`
30+
31+
3. 非監督式學習:`不需事先輸入標籤`,只提供案例,對人來說最輕鬆,已沒有標準答案的資料來訓練機器,`讓機器自動找出可能的規則`應用到新案例上,所以`誤差較大`,例如:機器需自行判斷50張照片中,哪些特徵是貓、哪些特徵是狗。預測時則依照自行分類的特徵去辨識動物種類,所以結果誤差會較大
32+
33+
4. 增強學習:機器透過每一次與環境的互動來學習,來產生最大利益的行為,`不需輸入標籤`,但`告訴機器它的行為是否正確``透過回饋的好壞``讓機器逐步調整`,最終得到正確的結果,例如:把貓當作狗,人就給予錯誤訊息,機器會再次辨認特徵及分類,透過一次次的學習,讓預測結果越來越準確
34+
35+
36+
參考資料:
37+
38+
- [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](https://www.ibm.com/tw-zh/analytics/machine-learning)
39+
40+
- [機器學習](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C%BA%E5%99%A8%E5%AD%A6%E4%B9%A0)
41+
42+
- [人工智慧、機器學習、深度學習是什麼? – Machine Learning 教學系列 (一)](https://blog.gcp.expert/ml-1-ai-ml-deep-learning-intro/)
43+
44+
- [三分鐘了解機器學習的四個學習方式](https://www.ecloudvalley.com/zh-hant/machine-learning/)

0 commit comments

Comments
 (0)